诠释·商业三性

做生意(Business)的所有道理,其实都可以简化为三条, 任何生意也都可以拆解为三个层级,即:
底层的商业共性(Rules of business)
中层的行业特性(Attributes of industry)
上层的企业个性(Personality of company)
这就是商业三性,B=RAP
也是商业的三位一体或三性合一

商业三性揭示了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(企业个性)
按规律办事(商业共性规律和行业特性规律)
全面诊断并系统解决企业问题的整体思考框架

所有企业
都值得用商业三性来全面
会诊一次 重塑一次

突破性商业新发现

商业三性之所以是“突破性的商业新发现”,是因为商业三性与过去所有(西方为主)商业理论相比,有三大根本性区别:

根本性区别一:全局商业理论VS局部商业理论

在西方解构思维主导下的所有商业理论,都是局部商业理论(如营销、人力、商业模式等细分领域理论),导致现代商业发展近200年却从未诞生一个全局性商业理论,这就容易导致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”,而商业三性是全球第一个全局商业理论,它是做一门生意、做一个企业的整体思考框架,《商业三性》是全局商业开山之作、拓荒专著。如果说西方主导的商业理论是“商业的西医”,那么融入中国全局智慧的商业三性,便是“商业的中医”,更准确地说是“商业的中西医结合”。商业三性由此可能开创一个全新的分支学科:全局商学,类似于“全科医学”。

根本性区别二:抽象思考框架VS具象商业理论

过去所有商业理论都是解决某类商业问题的具象商业理论,而商业三性是思考一门生意或一个企业的抽象整体思考框架。商业三性本身并不解决任何商业问题,而是通过其下的商业共性、行业特性、企业个性去解决具体商业问题。越抽象就越普适,越具象就越局限,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,西方商业理论的这个“用”,需要有中学商业三性的这个“体”,来统领、来为纲,才能实现全局最优。

根本性区别三:商业三性整合、重构、精选所有西方商业理论。

西方主导的商业理论,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高度分工的工业经济过渡的“历史遗留物”,虽有其优点,但也有其局限。西方的局部商业理论知识体系,以及由此衍生的企业职能部门、高校专业,可能从一开始不就是一个最优“技术路线” ,因为它“并不本质”,这套体系强调“做什么”(行动),而不是 “为什么”(目的),而商业三性用第一性思维,先撇开已有商业理论,去思考一门生意、一个企业它应该怎么做,相比营销、生产、人力等职能或行为,客户价值、运营效率、性价比、护城河、商业势能等显然“更本质”,而这些更本质、更重要的事情却没有专人管理。商业三性就是要用第一性思维来整合并重新构建整个商业知识体系。

大咖说·商业三性
江南春

江南春

分众传媒董事长
唐永明先生全球首次提出的商业三性理论,堪比营销4P、波特的五力模型、特劳特与里斯的定位论等商业史上最伟大的发现,是商业知识大厦的塔尖学问。过去的商业理论只是解决某一方面的商业问题,而商业三性理论体系是对整个商业认知大厦进行顶层设计,这是一个充满野心与抱负的理论体系。虽然整个理论体系还需不断充实、完善,但这个理论的发现与提出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,我们应该为这样的理论诞生于中国而喝彩。
分众传媒董事长 江南春
卢泰宏

卢泰宏

营销泰斗
《商业三性》会让你事半功倍,因为此书乃作者积多年之功力,融通实战与理论、勤学与深思、博览与创新之精华萃果,堪称国产商业理论的“华为时刻”!或亦期待《商业三性》之后,珠连壁合的《商业人性》也会问世。
营销泰斗 卢泰宏
商业三性·应用案例
万达 农夫山泉 长隆集团 比亚迪
商业三性·新闻